(2023.10) 残雪
残雪,自2019年之后连续五年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名单的中国女作家,被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赞为“中国的卡夫卡”。
在全球范围内的当代中国作家中,残雪有“三多”: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研究其作品的专门机构最多。除了连续5届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物之外,她还曾在2018年、2021年两次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2022年获得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边疆》
作者:残雪
索书号:I247.5/1093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借)、图书借阅一区(rfid)
《边疆》继承《楚辞》与布努埃尔、安东尼奥尼等西方电影大师荒诞如梦幻般的叙述风格,讲述边疆某小石城里几个异乡客的诡异生活。多年以前、主人公六瑾的父母为了追求爱情来到边疆的小石城;在那里,他们发现小石城是一个一切事物都处于无形胜有形状态的地方,他们逐渐从诡异的生活中发现了导常事物是怎样闯入人的生活内部的。六瑾成人后,决心重走父母在小石城走过的道路。通过与有着不同寻常的感觉功能的形形色色边疆人物的交往,她对边疆的事物——如雪山、雪豹、壁虎、小鸟、岩石等也产生了荒诞不经的认识和想象。边疆小石城成了一方让人进入异常事物内部的净土。
一定程度上说,《边疆》是作者随笔体自传。
《苍老的浮云》
作者:残雪
索书号:I247.7/607-A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借)
本书是残雪象征主义代表作,在书中残雪采用的是印象叠加的意识流写法,小说中人物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易区分,但实际上作者意图描写的是人性各个层面的对话。小说主要的两个人物,女主人公虚汝华和男邻居更善无,代表一个人的两种生存状态。残雪自己说道:“灵魂的分裂已经开始,分裂的两个部分以男女主人公的形式展开对话,他们之间的纠缠与扭斗推动作品的发展。男主人公往往以表层的、生命的形式表演着肉体的尴尬处境;
女主人公身上则凝聚了千年不灭的精神,就像一种奇迹般的存活。二者既对立又互为依托,构成完整的、灵魂的风景。”他们各自的名字暗示了小说的意义世界——“虚”和“无”。这是一个虚无的世界,而两个主人公是在这个虚无的、无意义的世界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对虚无进行抵制的一对人物
《新世纪爱情故事》
作者:残雪
索书号:I247.57/2014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借)
这部小说所描述的是一个传奇爱情故事。故事讲述了牛翠兰、阿丝、金珠、龙思乡等几位女性奇特的情感史,虽被尘世所轻,她们却平静处之,并以此作为“成圣”的修炼。而与她们发生瓜葛的几位男性,或身份低微,或行为怪诞,但无一例外,他们也都在执着地走在“成圣”之路上。故事中的角色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在希望渺茫的条件下艰苦卓绝地追求着同一件事。作者想要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人可以这样生活,这种事在我们当中发生过;我们天生具有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尝试,看不见的门就会自动打开。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追求过了,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值得度过的人生——一种自由的人生。
《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
作者:残雪
索书号:267.1/390
馆藏地:图书借阅一区(rfid)
残雪自小不善与外界交往,连在学校模仿一些形体表演动作部很难,这使得她逃避外部世界,返回内心,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最后通过文学创作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在这部风格独特的随笔体自传中,她记述了她的童年时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从外部世界的活动到内心世界的活动,从自己身体的病痛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从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父亲、来自遥远他乡的外婆到儿时形形色色行为怪异的玩伴,从家庭场景到城市场景。
与常见的自传作品记述传主的生活经历不同,这部自传的重心是:解密作者童年的外部经历和内部生活是如何塑造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孤僻的精神世界,怎样打通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可以说,这部独特的自传既写出了作者个人的早年生活,也写出了艺术诞生的秘密。
《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
作者:残雪
索书号:I521.074/2-A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借)
本书是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评论集,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深入探讨。先锋女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奥茨、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卡夫卡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写作的人大受启迪;同时,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