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使用浏览器:360浏览器 10 以上极速模式,chrome,FireFox,IE10以上浏览器       ★★ 馆长信箱 ★★

当前位置:首页>> 新书通报

2024年豆瓣读书榜单新书(三)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

作者:孙萍著

索书号:F726.93/3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过渡劳动”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

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憧憬一种更加良性向善的算法。

作者简介:

孙萍,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系主任。从事平台经济与数字劳动、性别、技术与社会发展等方向的研究,长期追踪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与变迁。曾获国际传播学会(ICA)“最佳论文一等奖”、中国互联网研究学会(CIRC)“年度最佳论文奖”、中国新闻史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年新媒体启皓奖“卓越学术奖”等。


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爱沙尼亚)瑞恩·罗德著

索书号:C91-095.61/815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

先要直面自我, 才能找到意义——一本写给当代人的“反虚无”生存指南!齐格蒙特·鲍曼,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21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他曾与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瑞恩·罗德邮件往来,探讨“现代人的自我”;并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概念、人类处境的基本关键词——自我,进行全面梳理;为活在不确定时代、自我时刻晃动的我们这代人在“自我与社会冲突时如何自处”提供了更内在的理解。某种程度上,“现代史”是一部“自我”的历史。自我是如何产生的?个人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当今世界,自我的模式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还是诱使我们放弃现有的自由?鲍曼与罗德棋逢对手,结合他们各自的社会学、哲学、文化理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在流动的现代世界中,如何理解复杂的自我”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引人入胜、广阔且深入的对话。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出生于波兰,当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曾任华沙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zui伟大的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有《现代性与大屠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流动的现代性》《将熟悉变为陌生》等。

瑞恩·罗德,作家,塔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塔林大学首任校长(2006—2011)。代表作品有《行动中的意义》。2003年,获爱沙尼亚记者联盟奖。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ICU生死录

作者:薄世宁著

索书号:R4-49/79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生命守护者薄世宁医生重磅新作,一部生命关怀之书。20多年ICU一线亲历,19个生死徘徊的真实故事。被丈夫放弃的妻子、唤醒孩子的母亲、想要回家的老人……他们经历病痛,却未曾放弃好好活着。这些故事中有面对疾病的逃避与抗争,有亲人的不舍和愧疚,还有危难时人性的幽暗与光辉。作者以医学科普和人文叙事双重视角,还原ICU真实紧急的救治过程,科普危重症医学常识,探讨当我们面临疾病冲击时,如何做好生死攸关的关键决策:省钱还是保命、放弃还是坚守、如何做最优决策、如何建立医患信任等。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医生的人文思考和人生体悟,更是让大家重新认识事关生死的困境与危机,并从中寻求更好的应对方式。

作者简介:

薄世宁,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在危重医学科一线工作22年,成功救治大量危重病例。北京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医学通识:信息时代的健康素养》主讲教师;得到App课程“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主理人。2003年荣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抗击SARS‘优秀战士’”称号;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首批医疗专家组成员;2015年广西柳州连环爆炸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专家组成员;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专家组组长。2023年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著作《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获中国好书奖,科技部优秀作品奖,吴大猷科普奖等权威奖项。

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1.最后的问题

作者:(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老光译

索书号:I712.45/2073(1.2)(1.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阿西莫夫科幻短篇全集》初次完整集结阿西莫夫的所有短篇,计划共分三卷。

本书为第一卷,共收录48篇,包括阿西莫夫广受好评的短篇《最后的问题》和《日暮》。

作者简介:

俄裔美籍作家,被全世界的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智商160,门萨俱乐部副会长,15岁考上哥伦比亚大学,20岁后再没有被任何出版社拒稿,21岁发表《日暮》,22岁开始创作《银河帝国》系列,同年提出“机器人学三大法则”雏形。

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几乎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于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为了尽情发挥自己诙谐搞笑的天赋,他甚至还写过一本笑话集。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是当代机器人学的基本法则,他预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预言了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预言了人类将进行太空殖民。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作者:(日)小林泰三著,曹逸冰译

索书号:I313.45/1433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人类未来可能性的新世界。

某年某月某日,女高中生梨乃发现自己的记忆变得断断续续。同样的现象席卷全世界,人类陷入恐慌……几十年过去,失去记忆能力的人类过上了离不开“脑外记忆装置”的生活。

在记忆与心灵可以完全分割的世界,“我”经历了好几辈子的离奇人生。那些记忆都是“我”的吗?“我”到底是何方神圣?

作者简介:

日本知名科幻小说作家,一九九五年发表处女作《玩具修理者》正式出道,立刻获得读者们的关注。

他的作品风格硬朗,兼具逻辑的严密性及画面的鲜活感,并且擅长将科技或不可思议的力量融入日常故事。

代表作:《醉步男》《看海的人》《关于那个人的备忘录》《安乐侦探》。

《暮星归途》

作者:吴楚著

索书号:I247.55/14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22世纪,全球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世界各国合力寻求解决养老困难的路径。南山会社独辟蹊径,招募老年志愿者移居暮星。年轻记者因为采访时摔了一跤,被迫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异星养老计划中,经历了一次匪夷所思的探险之旅。老当益壮的耄耋老人与热血沸腾的而立青年的对立与合作,个人利益与情怀使命的博弈,让异星养老计划的真相浮出水面……一场单程的移居,有了踏上归途的可能;一个养老难的世界难题,有了彻底解决的希望。

作者简介:

吴楚,江苏扬州人,1984年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五部。作品《记忆偏离》获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京东文学奖最佳科幻作品奖、华语科幻引力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无光之地》获燧石文学奖最佳幻想类长篇小说奖。《致命干预》入选江苏省作协2021年重点文学项目。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