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中的好书精选(2024.06)
文海拾萃所荐图书均来源于期刊的文章,由馆员通过阅读书摘、书评、专家荐书、出版社推荐书目、阅读榜单等信息,结合我校的读者层次以及需求情况进行筛选,形成推荐书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推荐书籍吧!
《中国人的活法》
作者: 王充闾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
索书号:K820.2/12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一边佛系一边奋斗生存规矩,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人的活法。本书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语境,笔涉往昔,意在当今,涉及李渊、宋徽宗、曾国藩、李鸿章、庄子、貂蝉、杨贵妃等众多历史人物,将他们的种种疑难、困惑表现出来,用过去鉴戒当下,写出他们的内心、活法、本色、格调,揭示一代代中国人历经风霜雪雨、走出人生正途的秘辛。
作者简介:王充闾,当代散文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部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任鲁迅文学奖散文评奖委员会主任。早年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大学毕业后做过教师、记者、官员,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极为丰富,是当今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通才”,曾获“鲁迅文学奖”等。著有《国粹》《庄子传》《张学良传》《春宽梦窄》等畅销作品,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广泛。
《手艺里的中国:指尖上的华夏文明之美》
作者: 李武望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2.8
索书号:J528/7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借)
内容简介:手艺,凝聚着中华文明与先人智慧,于世代相传中,塑造华夏子孙特有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气质。制瓷、剪纸、竹编、木雕……这些承载着千百年历史与情感的手艺,是中国人对绵延数千年文化的自信,反映着中国人与古为新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力。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进历史长廊,用手艺描摹中国,寻访指尖上的华夏文明之美。你将会从105件文物瑰宝中,穿过22种古老手艺的历史记忆;了解150余道工序细节,读懂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和终极浪漫;体悟24位匠人的守艺人生,感受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与处世哲学。
作者简介:李武望,知了青年文化公司创始人;文化节目制作人、总导演;洛阳文旅推广大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创新活化和运营;七年来走访多地,拜访300余位匠人。与手艺人倾心交谈,寻找匠人精神与生活工艺的传承。出品制作:《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江湖菜馆》《登场了!敦煌》《登场了!洛阳》《鲜生史》《闪耀吧!中华文明》等一批从点击到口碑双收的新文化内容IP。
《曾医生让你早知道》
作者: 普外科曾医生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1
内容简介: 因为缺乏健康常识,人们对伤害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自知,也常常因无法分辨健康谣言而成为受害者。作为医学博士、普外科主治医师,曾医生决定通过趣味视频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传播硬核科普,让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听懂、看懂。书中通过饮食禁忌、身体养护、恶性疾病、医学常识、健康疑难5大核心内容,讲述75个健康真相,结合生动的插图,让读者易学易懂。早点知道健康隐患和危害,就多一份健康保障。一本守护全家人健康的实用指南75个健康真相,破除谣言,远离恶性疾病
作者简介:普外科曾医生,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科普达人。擅长的领域包括胃癌、肠癌、痔疮、疝气等普外科常见疾病,以及其他大众医学健康问题。从2017年开始,曾医生在网上进行医学科普,现在全网关注量达700多万。曾医生发现大众缺乏科学的健康常识,加之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健康谣言,于是决定运用所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难懂的医学知识讲得透彻明白,帮大众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远离伪科普,真正做到预防和远离疾病。曾医生的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从录制到发布只有几分钟,传播简单实用的硬核科普。因为说话太快,普外科曾医生还被网友调侃为“派克曾医生”。
《恰到好处的幸福》
作者:毕淑敏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1.6
索书号:I267/3185/202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该书是毕淑敏“温润幸福系列”的散文集,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经验为读者独家定制幸福秘方。 该书哲理性强,文笔平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作者通过散文表达了自己对于幸福的“度”的理解:幸福需要恰到好处。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而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与艺术的结晶,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
作者简介:毕淑敏,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女作家,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心理咨询师,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十六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作者: 许明龙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2.8
索书号:K249.03/6-3A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中西方大规模的接触和交往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西风东渐之前,有一股强劲的东风西渐。欧洲于十八世纪曾掀起长达百年的“中国热”,把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乃至市井细民全都卷入其中,不少欧洲人如痴如醉地欣赏和赞美中国文化,将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度。思想家们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商品的西去和传教士的东来,固然为欧洲的“中国热”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应该承认,这些条件并不是中国人为他们送上门去的,而是欧洲人自己主动创造的。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作者简介:许明龙,1936年出生于浙江定海,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孟德斯鸠研究领域专家,商务印书馆资深译者。译有《论法的精神》《罗马盛衰原因论》《波斯人信札》《圣路易》《蒙塔尤》《莱茵河》《罗芒狂欢节》等多部经典译著;著有《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孟德斯鸠与中国》《欧洲18世纪“中国热”》等多部著作。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
作者: 杨琥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2.9
索书号:K820.5/58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清末民初重要思想人物研究的学术论集。晚清中国,中西交冲,新旧消长。时势逼迫下,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得风气之先的人士直面内忧外患的交迫,数十年强毅力行,行走在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蹒跚路程上。全书共收入十余篇文章,涉及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尽可能多地使用新近公布的档案、书信、日记乃至国内外报刊,解决了许多史学界关注却未作深入研究的问题。长篇考证发掘出大量沉睡的历史秘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丰富了今人对晚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杨琥,1965年生,甘肃通渭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李大钊生平与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北京大学校史。著有《李大钊年谱》,编撰《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名人谈五四》《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李大钊卷》《夏曾佑集》《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等近代人物文集和史料集多部;参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李大钊全集》(注释本)和《孙中山全集》。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党的文献》《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长安如梦里: 唐诗三百首中遗落的绝美诗句》
作者: 石继航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2.11
索书号:I207.227.42/327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被苏轼、纳兰“偷”去的好句是?——相望相思不相见;让人悚然而惊的警句是?——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唐代的“计划生育”宣传诗是?——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饱含少年情怀的诗句是?——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作者专门摘出《全唐诗》等常见选本中没有选录 的佳作,分享、赏析这些不常见的绝美诗句,并以诗句为引,用通俗有趣的话语讲述文人生活、诗歌趣事、历史故事,赋予那些诗篇更多的细节。角度深入独特,语言幽默。在这本书中,我们既能欣赏到一些不常见的诗句和诗人,也能读到一些著名诗人被鲜少提及的佳句。
作者简介: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诗词鉴赏类畅销书作者,CCTV《中国诗词大会诗词》第一届诗词达人,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特邀撰稿人及文学顾问,河北卫视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冠军。
《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
作者: 尼克·戴维斯(Nick Davies)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Cuckoo:Cheating by Nature
译者: 朱磊
出版年: 2022.9
索书号:Q959.7-49/148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大杜鹃(俗名“布谷鸟”)是闻名世界的“报春鸟”,长期受人喜爱,但一般人常常是仅闻其声而不见其形。本书是学养、智慧与风趣故事的奇妙融合。作为一部适合于大众的博物学经典,它不仅提供了对巢寄生鸟类之秘密生活的新洞见,还揭示了欺骗行为在自然界演化的奥秘;同时还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巢寄生并不普遍,具有这种习性的鸟种不到1%,独立、负责任地孵化和抚养自己的后代是生命世界的主流。
作者简介:尼克·戴维斯(Nick Davies):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为该校动物学系行为生态学荣休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是巢寄生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知名学者,其对于大杜鹃的研究曾上过BBC第4频道的广播节目,还曾被BBC制作成纪录片,由大卫·爱登堡爵士解说。著有《杜鹃、牛鹂及其他骗子》及《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并和剑桥大学的同事约翰·克雷布斯(John Krebs)合作编写了《行为生态学:一种演化方法论》。 译者朱磊:生态学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现供职于广西科学院。2005年开始观鸟,之后从事鸟类生态学、分类学等研究工作。《东亚鸟类野外手册》《剥开鸟蛋的秘密》《欧亚鸲的四季》《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等译作的主要译者,工作、翻译之余还写作微信公众号“鸦雀有生”。
《且居且读》
作者: 艾俊川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7
索书号:G256.1-53/225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畅想之星电子书数据库
内容简介:本书是艾俊川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合集,文章包括文史考证札记、研究心得体会、藏书经历漫谈,内容涉及版本目录、藏书校勘、文字训诂、辨伪考据,既是一本文史知识的趣味读本,又是一则学习古籍版本鉴定的实用手册。
作者简介:艾俊川,哈尔滨人,定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现为《金融时报》编辑,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民间古籍收藏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藏品鉴定与研究委员会委员,古籍与文史爱好者,著有《文中象外》等。
《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
作者: [美]马修·罗思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Magic Bean: The Rise of Soy in America
译者: 刘夙
出版年: 2023.2
索书号:S565.1-097.12/5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美国的扩张战略与中国人的餐桌安全,大豆故乡何以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来自中国的大豆,如何从鲜为人知变得在美国农场、文化和烹饪中无处不在,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探寻了大豆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踪迹,揭示了它出人意料的发展阶段,亚洲移民、美国农业部、制造业大亨、科学家、健康食品爱好者、安息日会、农场主、食品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嬉皮士等都在其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简介:马修·罗思(Matthew Roth),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学士(1991),罗格斯大学历史学博士(2013),研究方向为美国史,目前在费城大学教授环境史课程,担任费城大学安德里亚·米切尔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是多家杂志的撰稿人,著有《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2018)。 译者简介: 刘夙,1982年生。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研究员,从事科普编著和科普百科网站建设。已发表科普文章逾百篇,参著或翻译有科普图书《基因的故事》《植物名字的故事》《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稀有地球》等。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