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使用浏览器:360浏览器 10 以上极速模式,chrome,FireFox,IE10以上浏览器       ★★ 馆长信箱 ★★

当前位置:首页>> 文海拾萃

期刊中的好书精选(2024.10)

文海拾萃所荐图书均来源于期刊的文章,由馆员通过阅读书摘、书评、专家荐书、出版社推荐书目、阅读榜单等信息,结合我校的读者层次以及需求情况进行筛选,形成推荐书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推荐书籍吧!


《1937,延安对话》

作者: [美]托马斯·亚瑟·毕森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Yenan in June 1937: Talks with the Communist Leaders

译者: [加]李彦

出版年: 2021-6

索书号:I712.55/209

馆藏地:五层语言文学文献中心

内容简介:八十多年前,美国青年学者毕森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悄悄奔赴延安,利用很短的时间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撰写了《1937,延安对话》,并为他们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力量所感召,从此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作者以笔记的形式对自己于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真实记录,通过亲眼见证中国革命实践的西方学者的角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党史空白。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作者到访延安80多年以来,这些笔记仅于1973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过英文版,之后再未出版。本次是首次在中国出版单行本。

作者简介:托马斯·亚瑟·毕森(Thomas ArthurBisson 1900-1979):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担任过美国政府的东亚政治经济顾问。曾于1924年至1928年期间来到中国,先后在安徽省怀远县一所中学以及燕京大学执教。1937年6月,到访延安,后返回美国。1948年至195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系任教。后因麦卡锡主义政策影响被迫离开美国。1969年,应邀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任教,为该校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奠基人。


《抗战旗帜毛泽东》

作者: 杨冬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7

索书号:A841.65/31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毛泽东是中国抗战的一面旗帜,是抵抗的标志,是胜利的象征。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杨冬权详细梳理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文献资料,从毛泽东对中国抗战十几个方面的100多个准确预见、毫不妥协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开辟抗日的无硝烟战场、提出持久战的系统理论和坚持实行持久战略、提出并坚持实行人民战争思想和游击战方针、坚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指挥敌后战场抗战并收复大片失地、支持并赞画正面战场抗战、重视建立以民主为核心的抗战精神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凸显了毛泽东抗战思想的全国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影响。

作者简介:杨冬权,研究馆员。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著有《毛泽东在1949年》《抗战史上的今天》《五星出东方》《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等。撰稿的文献电视片《红旗飘飘一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新四军》《开天辟地九十年》等,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


《学习强国上的红色文物故事》

作者:“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

索书号:K871.6/6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出由全国各文博单位提供并公开展出过的100件红色文物,按照时间排序,以清晰的图片直观呈现每件文物本身,用朴实的语言娓娓讲述其前世今生及背后的党史党建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100个珍贵断面,客观反映了我们党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厚重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由文物故事串联起来的历史生动鲜活,有助于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信仰之火、弘扬革命精神。


《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

作者: 曾国藩 / 毕磊译注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3-7

索书号:K827.52/Z32:98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在曾国藩众多成就中,他的教育思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他一对儿子皆成大器,曾氏后人在各行各业卓有成就者有几百位之多。《曾国藩家训》是后人择选的曾国藩教子书信集,这些书信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在书信中,曾国藩“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训其家”,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学、经世各个方面。曾国藩教子目标上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方法上讲求言传身教,理念上看重学以致用。一直以来,《曾国藩家训》受到广泛关注,被奉为教子宝典,其中传递出的观点和做法对当代父母教育子女都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以《曾国藩家训》给两个儿子的117封书信为底本进行了翻译,用更适合广大父母阅读的语言,结合当下生活实际书写简评,启发读者思考,让传统教育精华为中国父母所用。

作者简介: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人物。他“正直、廉洁、忠诚诸德,皆足为后人模范”“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他创立和统帅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开创洋务运动先河,推动幼童出洋留学,号称“中兴第一名臣”;他学贯古今、治学严谨,开创“湘乡学派”,诗歌、古文、书法俱佳,独领一时风骚,堪称一代儒家宗师。后人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概括他的一生。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作者: 张宏杰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22-8

索书号:K249.09/36-2A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乾隆的统治占据了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将康乾盛世推向巅峰。除了康熙、雍正为其打下的良好基础外,自制力强、勤政、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善于吸收历代统治得失、感情生活比较专一、健康长寿等才是乾隆能够成功缔造盛世的重要因素。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然而,乾隆身后却是盛世的崩塌和一个逐渐衰败的大清王朝。乾隆晚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爆发。乾隆是成功的,其成就足以让他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列;乾隆也是失败的,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让他的统治显得没有任何新意。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时期中西历史发展正经历另一种“大分流”。

作者简介: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著有《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简读中国史》《简读日本史》《千年悖论》《洪武:朱元璋的成与败》等。曾在《百家讲坛》之《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长路漫漫,心有所归:季羡林的温情与智慧》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3-3

索书号:I267/4709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漫漫人生,步履不停,何处才是我们的心灵归宿?季羡林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温馨的家庭、弥漫的书香、可爱的万物、百味的生活、从容的人生。本书是一部以温情与人生智慧为主题的季羡林散文集,收录了季老的47篇经典作品。在本书中,不仅有季老对亲人的怀念、对家的珍视,也有季老对读书岁月的回忆,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对世间百态的体会,字里行间尽显率真与赤诚,更有季老阅尽百年世事后的丰富人生感悟,真实而深刻,豁达而通透,读来令人备受启发。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精通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德文、英文等12种语言。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留学德国,归国后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等,为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老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建树卓著,堪称我国学界一代宗师。季老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2000多万字的文化遗产。除学术论著、翻译作品外,还有散文随笔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等,因文笔平实、浅显易懂、情感诚挚而备受读者喜爱,其中多篇曾入选中小学教材以及中高考考卷,如《月是故乡明》《夹竹桃》《怀念母亲》等。季老为人朴实坦率、低调谦逊、安贫乐道、豁达通透,对生活始终保持热爱,对人生始终保持乐观,深受世人敬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 2023-3

索书号:D432.63/15-B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 世纪 20 年代发表于《一般》杂志的文章合集,每一篇都是以“ 朋友 ”开头的书信体,每一句都能读出朱光潜先生的风趣幽默和真诚恳切。另外精选朱光潜其他著作中写给青年的8篇文章,辑成“另外想对青年说的话”,鼓励青年要立志、自信、奋斗 !本书特别收录朱光潜6段生平事迹,从个人经历、毕生事业、育人交友等方面,展现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原来私底下喜欢逗乐子、讲段子、掏心窝子!

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 :《谈美》 《西方美学史》 《谈美书简》 《谈修养》 《谈文学》 《悲剧心理学》。主要译作:《歌德谈话录》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美学原理》


《心脏简史》

作者: [美] 桑迪普·乔哈尔(SANDEEP JAUHAR)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黄维佳,金培峰

出版年: 2022-10

索书号:R322.1/5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讲述心脏病学里程碑式创新背后的人类故事,融合严谨的科学研究与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一部关于疾病、家庭、失去和生活的个人沉思。《纽约时报》读书会精选,《星期日邮报》年度优选图书,洛杉矶公共图书馆“2018年度最佳科学书籍”。现代心脏病学的历史与权威指南。全球版权已售16国。

作者简介:作者是杰出的亚裔美国医生、心脏病学专家、美国长岛犹太医疗中心心力衰竭项目主任,同时也是天才作家、畅销书《实习医生》《执业医生》的作者(两部医学回忆录均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纽约时报》特约撰稿人,他被媒体和读者称为现代医学的但丁。


《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7

索书号:I247.57/1043-2C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 细腻地刻画了一位柔弱的母亲如何在忍耐中度过了一生, 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 名叫孙广财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 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 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家中的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 随即就又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小说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 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 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 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作者简介:余华,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2022年)等。


《<道德经>其实很好懂》

作者: 张宏杰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22-8

索书号:K249.09/36-2A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怎么都看不懂的《道德经》,被度阴山用几个小故事讲透了!梁启超、林语堂、曾国藩、鲁迅都读《道德经》!《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用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透晦涩难懂的概念!用推恩令、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杯酒释兵权等历史故事讲透“道”“无为”“上善若水”“道”不可言说“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避免采取有敌意的行为,无用之“有”创造有用之“无”

作者简介:度阴山,知名历史文化作家,深圳阳明文化书院创始人。作品《知行合王阳明》销量已突破百万册,成为百万读者入门王阳明心学的首选2018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院主办的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被誉为当世普及阳明心学的领军人;2021年,荣获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2022年,正式入驻抖音,在抖音上普及国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他专注于传统文化研究,已创作《度阴山讲<了凡四训>》《度阴山讲<菜根谭>》等一系列国学普及作品。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