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中的好书精选(2024.09)
文海拾萃所荐图书均来源于期刊的文章,由馆员通过阅读书摘、书评、专家荐书、出版社推荐书目、阅读榜单等信息,结合我校的读者层次以及需求情况进行筛选,形成推荐书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推荐书籍吧!
《人类的明天会怎样?》
作者:[英]阿诺德·汤因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1
索书号:K835.615.81/T01:2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拥有两幅面孔的古罗马门神“雅努斯”,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年轻时竭力往前看,却在年老时沉溺于过往;我们面临有限的寿命,但拥有无垠的精神世界;我们都是忍受不完美的凡人,但依旧在社会和历史中寻求价值。也许汤因比做得比我们都好。他比我们更多地回望,更深刻地感知生活的苦难、战争的阴影、文明的盈满则亏。他有理由悲观。然而,他从未放弃在黑暗中寻找微光,为志业追求奋斗一生,以凡人之躯求索人类命运。在这本回忆录里,汤因比时而沉重,时而戏谑,娓娓道来成长、求学、工作等经历,反思战争、科技、教育等重大议题,并收录他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创作的32首诗歌。本书不仅刻画了这位史学巨匠睿智又平凡的形象,还间接体现出20世纪世界大战等巨变对个体智识活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传递给我们在回顾历史后仍追问明天的勇气。
《两岸七十年》
作者:刘贵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1
索书号:D618/62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在海峡两岸分隔的七十多年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本书从中央决策层面书写1949年到2019年间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事件,分析时代背景,记述来龙去脉,揭秘背后的故事,全面系统揭示台湾问题的缘由、过程、发展和走向。
《未来食物:明天我们吃什么》
作者:[比]约尔格·斯诺克 / [比]斯蒂芬·范·隆佩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
索书号:F416.82/3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正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继续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食物,还需要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食物。本书从食物的角度切入,强调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人口、环境、食物三者的相互联系,以及企业、投资方、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阐述了全球农业、食品工业以及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更加长期主义的视角提供了思考和建议。从未来食物的生产、分配到消费,全面梳理当下现状与趋势,为人类食物的未来明晰方向。
《走进宋画》
作者:李冬君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年:2023.1
索书号:J212.092.44/8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两宋时期,社会进步超乎想象,诸如民生与工艺、艺术与哲学、技术与商业无不粲然,域外史家谓之“近世”,或称“新社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宋以文艺复兴,形成新的人文天际线。文艺复兴带来的审美自由,适合艺术蓬勃地生长,从五代、两宋开始,中国绘画才真正迈进独立的艺术门槛。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尤其水墨山水的兴起,成为 10 世纪至 13 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本书按照历史顺序,分为五代、北宋和南宋三个时期,解读了近 30 位名家、近 100 幅传世经典画作,探究了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绘画类别由技入艺以至于境的发展过程;讲述个体与王朝相互勾连,命运与天才相激共振的历史事件。创作体例上,赏析与评传结合;方法上,审美与思辨兼济。作者试图以此建构新的中国艺术史,这是一部思想、艺术、文化、美学、文学交织的更大的人文作品。
《哈佛的158个瞬间》
作者:[美]约翰•T.贝瑟尔 / [美]理查德•M.亨特 / [美]罗伯特•申顿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
索书号:G649.712.8/153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哈佛完全指南,百科全书式呈现真实的哈佛;阅读哈佛,探索哈佛,看哈佛何以成为哈佛;打开这本书,走进美国最古老大学的历史长廊,邂逅地标性建筑,与一流学者擦肩而过,发现有趣的琐事。三位哈佛资深人士,用158个关键词,带您探索——哈佛纹章里有什么典故;哈佛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哈佛学生都在学什么做什么;哈佛招生规则经历过什么变化;哈佛历史上首获荣誉学位的女性是谁;哈佛与好莱坞有哪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哈佛历史上有名的辍学者、怪咖都有谁;哈佛有哪些曾经存在但现已消失的东西…………这是一次探索哈佛之旅,可以看见藏在无数光环下真实的哈佛,明白究竟是什么使哈佛延续至今。
《读是一种幸福》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3.4
索书号:I267/4881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之路的经典散文,文字真诚质朴、幽默温暖,作家的笔在坚与柔之间变换,从心态上精神上感情上紧贴大众。全书有3辑,45篇文章。辑一为“书中岁月长”,主要讲述书籍对作者生命“底色”的影响、读书的思考与写作的感悟。读书有什么方法,写作有哪些“窍门”与“规律”,皆可从中获得启发;辑二为“安顿好内心”,青少年、中年人该如何安顿好内心,作者是如何面对困境的,积极之人生当如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他人之人生观,也是在向内找到真实的自己;辑三为“情深人世间”,作者对亲人、友邻、陌生人的挚爱,关于父父子子、爱情婚姻、焦虑孤独的思考,浸润于人间烟火处的情愫与胸怀格外打动人心。
《不如读诗》
作者: 张执浩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索书号:I267.1/1793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代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精读古诗的心血之作,诗意解读了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孟浩然、苏轼等16位大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写作。作者从一个现代诗人的视角出发,一步步靠近古代诗人,不调侃,不仰望,不矫饰,不煽情,将诗人们还原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写尽诗行背后曲折隐秘的文心,让古典的诗歌在现代的时空里焕发新生。本书中的每篇文章以一位诗人或一个诗歌现象为主题,既可独立成篇,又有统摄全书的线索隐伏其中。作者将诗人与诗歌置于连续性的诗歌史之中,以此梳理出一条延绵不绝的中国诗歌发展脉络,为理解诗歌开辟了新的路径。
《人生忽醒》
作者:杨晓升主编 梁衡,刘醒龙,韩少功等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2.5
索书号:I267/4664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看得见的磨难在筋骨上,看不见的磨难在心灵里。在黑暗中行走太久的人,会活成自己的长明灯。被生活刁难太多的人,会领略人性深处的智慧。方寸之心,藏着整个世界的精彩。本书以21篇哲理散文分为从来岁月多刁难、追风赶月莫停留、千山归来仍是春、唯有故乡月独明几部分。,展示了许多智者应对人生刁难时的智慧。文字典雅,富含哲思,于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性之美,真实、有力,抚慰人心。
《昆虫哲学》
作者: [法]让-马克·德鲁安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1
索书号:Q96-49/140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前途未卜的采蜜蜜蜂。胃口大到具有破坏力的蚂蚱。两翼五颜六色的蝴蝶。传播疾病的蚊子。灵巧节俭的蚂蚁。干扰人们野餐的胡蜂。圆圆胖胖孩子气的瓢虫。在咬开一半的水果里蠕动的幼虫。配对时画出心形的蜻蜓。爱情以悲剧收场的螳螂……昆虫和其他陆生节肢动物体型小,数量多,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生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在更新分类和观察动物行为方面具有开拓性。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哲学在这些生物中,能够呈现一种动物主义形式,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完全不同。一些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迷人的社会生活形式和集体智慧。社会、主权、君主制、共和国、劳动力,人类社会的许多形态迫使我们对自发的拟人化提出质疑。昆虫世界离我们很遥远,却能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和环境观念。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凌志军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2
索书号:B848.4/589/2023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曾经都很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群普通的孩子怎样一步一步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作者在这100多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发现了关于成长的八个秘密,涉及自信、热情、态度、大脑的训练、情商的培养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中国学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