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使用浏览器:360浏览器 10 以上极速模式,chrome,FireFox,IE10以上浏览器       ★★ 馆长信箱 ★★

当前位置:首页>> 新书通报

2024年3月上架新书707种

点击这里浏览上架图书详细信息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绘画编.17,明

作者:故宫博物院编  

索书号:K870.2/9(2.17)  

馆藏地:历史文献中心  

内容简介:

在前序出版的基础上,继续将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中晚期主要画家的主要作品序予以编辑出版,所选作品以质量、品相佳者选,但由于涉及作品数量众多,其中不乏有争议者,但考虑对于相关作者及作品研究具有一定帮助,因此在编辑过程中予以保留。涉及作品90余件其中既有读者耳熟能详的名作,亦不乏出版的绘画佳品,希望能够为广大绘画爱好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有益助力。文字结构同此系列书,具有版面大、图清晰的特点,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科学通史:从哲学到功用

作者:(加)  安德鲁·埃德, 莱斯利·科马克著  

索书号:G3/62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

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兴起,到共同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本书概括和梳理了近三千年来人类科学思想和文明的发展历程。科学史是一门内容庞杂的学科,一些科学史家聚焦于观念的思想史,而另一些则追溯天文学或物理学等专门学科的发展。本书综合运用两种视角,汇集了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一方面考察了科学思想与科学知识应用之间存在的张力,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来追溯科学的历史。本书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聚焦于 20世纪以来的科技史,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本书讲述的故事,已经并将继续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学习科学史,就是学习人类历史经纬中的一条主线。

作者简介:

安德鲁·埃德(Andrew Ede),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博士,长期任教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历史与古典系,现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奥卡纳干分校客座教授。著有《毒气、战火与硝烟催生的科学:化学战与大科学的起源》(2017)、《世界历史上的技术与社会》(2019)等。莱斯利·科马克(Lesley B. Cormack),多伦多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博士,现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奥卡纳干分校校长。曾担任加拿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学会主席,阿尔伯塔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2010—2020),此前曾长期在该校历史与古典系任教。其研究方向为近代早期科学史。译者 刘晓,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教授,《科学文化评论》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史咨询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科技史,国际科技交流史,主讲《科学技术通史》《中国现代科技史文献》等专业课程;著译有《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丘吉尔的原子弹》《美国科学史》等十余部。



盛世的奠基:康熙与清朝统治的巩固:1661-1684:1661-1684

作者:(美)  劳伦斯·凯斯勒著  

索书号:K249.2/7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1661年顺治去世,康熙继位,清朝面临国家统一、统治巩固等诸多问题。康熙亲政后,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改变了鳌拜专擅的局面,向汉人精英让步,拉拢汉人才俊,消弭明遗民的反清情绪。同时,取得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到1684年,清朝统治已合法化,战胜了意识形态与军事上的对手。康熙控制满汉官员,中学、西学均为己所用,成就非凡。这一切都为18世纪中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劳伦斯·凯斯勒(1936—2020),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师从何炳棣教授。著作有《盛世的奠基:康熙与清朝统治的巩固(1661—1684)》、《北卡罗来纳的“中国关系”(1840—1949)》、《江阴布道站:一个在华的美国传教团(1895—1951)》。

译者简介: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译著有《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2005年)、《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2014年)、《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2018年)、《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2019年)。


了不起的世界文明:找寻世界十大考古遗迹

作者:李零等

索书号:K86/68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本书的大背景是中国考古“走出去”——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的一些大学和文物考古机构陆续走出国门,由周边国家开始,逐渐走到了遥远的埃及和中美洲,到世界各国开展考古工作,渐成燎原之势。

为什么要发掘其他古老文明?如何进行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横扫欧亚大陆的匈奴留下了哪些考古学印记?吴哥窟如何从废墟中重生?郑和船队真的在非洲留下“血脉”了吗?全球文明版图如何形成?

十位“走出去”的一线考古领队,以中国视角重返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亲身讲述发掘中的所见所获、所思所想,以及考古遗存背后的文明内涵。这十个独具代表性的境外考古案例,是我们探源世界文明的集中呈现,也是中国考古走出国门的生动写照。

书中辅以五百余帧图版,并提供简洁明晰的时空坐标轴、发现/发掘史进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专题信息,读者可对世界各地的古文明有一个鸟瞰、概览。

作者简介:

李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


托勒密《地理学》研究

作者:鲁博林著  

索书号:K90/575  

馆藏地:图书借阅三区  

内容简介:

《地理学》是古代西方科学大家托勒密的代表作之一,影响了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地理大发现时期一千多年的世界观念,也是今人了解古代西方地理思想的里程碑式著作。本书是一部托勒密《地理学》的专门性研究论著。作者立足于国际科学史前沿新的研究成果,试图以独辟蹊径的思想史视角切入,重回该作品诞生、流传和演变的历史语境,揭示其后的知识传统和观念脉络,及其与近代科学和世界图景间的复杂关联。同时,本书也兼顾了对《地理学》中最艰深数学部分的技术性探讨,提出了托勒密地理制图与古代天学、地学与视学之关系的独特理解,在科学史和制图史领域做出了相当的推进。以术证道,以道观术,构成了本书的写作宗旨。作者希望带领读者穿越传统科技史讨论技术化的迷雾,重新窥见具体学科背后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如若可能,也为理解科学本身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鲁博林,托勒密地理学研究者,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哲学博士,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ISAW)访问研究学者(VRS)。发表论文有“古希腊世界图式的转变和地理学的兴起”,《科学文化评论》,2020,17(04),5—20;“思想史视角下的托勒密《地理学》研究转向——兼论其概念起源与影响脉络”,《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45(03):63—71等。鲁博林还译有《剑桥科学史》的部分章节。

将熟悉变为陌生

作者:[英] 齐格蒙·鲍曼 / [瑞士] 彼得·哈夫纳

索书号:C91-095.61/799

馆藏地:图书借阅二区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正在失去爱的能力?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齐格蒙特•鲍曼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他英国利兹的家中,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

在这场谈话中,他继续以“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宗教、政治。从经济危机到新型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并就这些话题,深入思考,为我们这代悬浮在不安全感的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世界的思考方式。

这场最后的对谈,让我们对21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鲍曼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1925—2017)出生于波兰,当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有《流动的现代性》《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现代性与大屠杀》《社会学之思》等。

彼得·哈夫纳(1953— )记者、作家。长年在美国、波兰和德国工作。他在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和历史学位。之后,成为一名自由记者,为瑞士、德国和奥地利的媒体工作。1994年获埃贡·欧文·基施奖。1994年获苏黎世新闻奖。


点击这里下载电子表格详细书单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